廢鹽處置應當如何處置?
處置高鹽水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我國每年產生的高鹽水超過三億立方米,由此產生的次生高鹽水危廢超過千萬噸,其中大部分未得到合理處置,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壓力。訪談行業專家普遍認為,目前高鹽度廢水處理既缺乏經濟、系統的處理方法,也難以對處理后產生的副產物進行鑒別,其中廢鹽往往被視為危險廢物,難以實現經濟效益更大化。
一、缺乏核心技術。
有人說,高鹽度的廢水是指含有至少占總溶解固體(TDS)3.5%以上的有機廢水。這類廢水除含有有機污染物外,還含有大量可溶性無機鹽。含鹽量占我國總含鹽量的5%以上,且含鹽量仍以一定速度增長。
高鹽廢水主要來自精細化工行業,如農藥、染料和醫藥中間體,以及煤化工和煉化工業,其中農藥、染料和醫藥中間體的高鹽廢水成分復雜,治理困難,所造成的水污染問題特別突出,特別是特征污染物,長期以來一直缺乏有效、經濟的處理方法。
目前在高濃度含鹽廢水處理方面,應用較好的技術有膜前處理技術、高濃度含鹽廢液焚燒技術,還有一些企業結合先進的氧化輔助生化處理等成套組合技術。鹽類蒸發結晶過程中,一般采用機械蒸汽再壓縮(MVR)等操作成本較低的技術,生化處理技術一般采用預處理階段。近幾年來,高含鹽廢水的治理越來越受到重視,但總體而言,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處理技術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缺乏核心技術方面。高鹽廢水產生量大,多無出路,現有處理技術支持能力不足。
二是成本高。
現有的高鹽度廢水處理裝置存在著許多問題,其中成本問題突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三:一是全行業廢水處理成本高,常規單元法處理成本高,很難滿足技術和經濟要求;二是處理技術普遍存在分散、不成體系的工藝,缺乏從清潔生產、資源評價、成本優化、技術優化、市場優化、循環利用等方面的分析與設計;三是環保企業和研究機構大多只能提供單元法工藝,缺乏系統研發和工程設計能力,無法從成本優化的角度為用戶分析和解決問題。
當前對高濃度含鹽有機廢水的處理,比較成熟的方法有稀釋生化法、蒸發濃縮法、焚燒法、膜濃縮法和催化氧化法。每一種方法都有其優點和不足,如稀釋生化法要考慮到有機物的可生化性,產生的廢水較多;蒸發濃縮法需要在蒸發分離后對其進行進一步處理,從而增加了企業的環境成本。
若不計成本,則可實現廢水“零排放”,但在經過濃縮和再利用后,剩余固體廢物才是治理難點。這類固體廢物有可能屬于危廢,不易填埋,處理難度大,處置費用高。
三、副產廢鹽回收困難。
化學工業中高濃度含鹽有機廢水蒸發結晶每年產生的廢鹽超過兩百萬噸,目前許多地方把廢鹽當作危險廢物對待,沒有出路,造成企業囤積大量鹽渣。
還有一些企業反映,由于未對副產物進行認定,難以鑒定等原因,部分危險程度較低的廢鹽渣還被當地環保部門視為危廢,因此無法作為產品銷售。目前許多工程中都存在著這樣的問題,即廢水中的雜鹽提取后只能堆存、處理,這些雜鹽由于被認定為危險廢物,每噸處理費用在3000~5000元之間,因此如何將這些雜鹽資源化,是我們目前研究的一個方向。